送交者: forcetower 于 2006-4-05, 15:17:23:
量子就魏文的肿瘤生长速度答司履生老师
(email: [email protected])
司老师质疑中华肿瘤论文上对照组肿瘤生长速度过慢。而魏老师回答说可能是接种数量及佐剂所致。我觉得没有答到点子上。
我的回答是:就中华肿瘤论文的实验图而言,对照组肿瘤生长速度并不慢。在第24天,对照组剩余样本的平均体积为500mm^3 (以下略去单位)。但是这个数字不能反应生长速度。在那个实验里,在第24天之前,任何体积大於500的样本都被处
死。因此,真正能反应生长速度的是,如果不处死样本,到第24天,对照组肿瘤平均体积有多大。下文将此称为期待平均体积。
如何计算期待平均体积尼?这是问题的关键。我有办法。假如样本A在第12天被处死。即体积此时已达500,对应直径为22。根据魏在 Nature Medicine论文中的图2,对照组肿瘤直径生长与时间呈线性关系,斜率接近1。据此推测,样本A若不处死,到第24天其直径约为40,对应体积为3200。同理,在第18天被处死的样本,在第24天的期待体积为1000。注意,我的这个体积估算法对如何形状都对,只要体积是3维的。
那么,魏的实验在第24天前到底处死多少对照组样本尼? 这个我无法准确推测,但能知道个大概。1,既然直径随时间呈线性变化,体积就呈3次方变化。这就是说,若在第X时间点未处死样本,其下个线段的斜率必然明显大於上个时段。如此观察至
少有4个时间点处死了样本。2,同理,若某点之后的离散度未明显变大,该点肯定有样本被处死。有网友说最后对照组只剩下两三个样本。果真如此,在第24天对照组肿瘤体积期待平均值应在1000以上,2000以下。
以上是我的推测。当然,更准确的说法应了解处死样本的精确数字,或重做实验。
献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