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eng 于 2007-11-11, 01:43:56:
《科学》杂志在提到美国动物学家Gary Koehler的意见时是这样写的:
晨报记者郁潇亮在文章中这样描述同一段话:
这就故意把Koehler说的第一句话给掐掉了,只说寻找华南虎要如何如何,感觉专家都觉得应该动手找虎了。其实呢,人家前面还有一句,“如果这能被证实的话,那真是极大的好消息”。这是啥意思?如果人家觉得照片是真的,还要说“如果”怎样怎样?说找老虎第一步该如何如何,那是在委婉的告诉你,这照片不可信。现在倒好,被郁大记者把鸡毛当了令箭了。
接着晨报文章又引用了Koehler的邮件,是这样说的:
我不知道要有什么样的理解能力才能明白这位专家到底在说什么。只好费点心思给郁大记者上一课。“考虑到数码版照片有可能进行了一些修改,所以我无法找出照片上的明显错误之处,而仅仅只能表示‘怀疑’”是什么意思?是说照片有明显问题,只是他不清楚那是否是由于数码处理过的结果。对于那个什么木马的玩笑,我怀疑记者根本就没明白原文是什么意思,所以写出来就像天书。但是这并不妨碍记者得出一个突兀的结论:“很明显,他认为对照片的真假根本就不必太过介怀”。看前面就知道,如果这位专家认为照片有一点点的可信度,恐怕立刻就要去中国调查了(他曾经在90年代在中国研究过华南虎),怎么会“对照片的真假根本就不必太过介怀”?以为人人都是林业局?
附:
新闻晨报文章网址:http://www.jfdaily.com.cn/gb/jfxww/xlbk/xwcb/node34881/node34883/userobject1ai1846349.html
《科学》文章网址: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current/r-samples.dtl#318/5852/893a
Gary Koehler简介:http://thecanopy.org/GaryKoehler.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