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HunHunSheng 于 2005-12-29, 16:07:29:
回答: 一堆乱码 - fagus 由 田牛 于 2005-12-29, 15:58:32:
老的XYS文章
冬 泳
我喜欢很多种体育活动,游泳也是其中之一。但游泳不是我的强项,或者应
该说是我的弱项。虽然我在游泳上花的功夫最多,但速度却始终上不去,以至于
在这里游泳常常被洋妞们一圈一圈地甩下。在田径场就没有这种情况。现在虽然
奔四十去了,但在田径场五千米内能甩我一圈的人还很少见到,大多数情况下都
是我甩别人。大学时在田径队留下的功底现在总算没有完全丢光。游泳就惨点。
游长距离不是问题,一千米两千米都不会累,想当初穿密云水库几个小时也不在
话下。但到这里的游泳池里与别人在同一条道里游,每过几转就被别人赶上。阻
碍交通不说,面子上也很挂不住。游泳池里分快慢道,到快道我挡别人,到慢道
别人挡我,总是不能两全。当然我一般还是厚着脸皮到快道游,这样比较有剌激
。尽管我游泳很慢,但我还是经常游泳。其主要原因是游泳不会带来什么伤害,
对我这个周身都是运动伤的人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工作一天后到游泳池里游
二三十个来回,起来后周身舒畅。
提到游冬泳,这就更对我的胃口了。从七八年到八五年,我游了七年冬泳,
算是老资格了。我在这里与朋友提起游冬泳,他们都不以为然。冬泳不就是冬天
游泳吗,这有什么稀奇的。这里的游泳池一年四季都开放,哪管什么春夏秋冬。
于是我就要给他们解释,我所说的游冬泳并不是在室内,而是在室外。不一定在
游泳池里,而可能是在河里,湖里。湖里结了冰怎么办?把冰砸开再游。
我大学是在成都上的。四川大学的游泳池不大,但游泳的人很多。为躲人多
,我们决定早上去。开始是八点以前,人还是多。后来是七点,最后是六点,天
没亮就去。游泳池还没有开门,翻墙进去。每天大约有五,六人。其中有一个女
生,中文系的,后来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为什么要把女生专门提出来说?因为
女生游冬泳和男生不一样。我们一般下水拼命游两三分钟,最多五分钟就上来。
而这位女生一下去就是十几分钟,等我们换好了衣服她还在里面游。据说女生比
较能抗寒。成都的冬天不是太冷,水不结冰。所以冬天游泳池也不清水。但成都
的天气著名的潮湿,从水里出来比在水里还冷。每天脱衣穿衣是一关,尤其是穿
衣的时候,真正游泳反倒比较容易了。就这样,一游就是四个冬天。只有到了夏
天别人开始游泳时我们才停下来。
后来读研究生到了北京,这里的冬天到处都是冰天雪地,以为再也不能游冬
泳了。后来居然听同所的一位研究生说这里有一帮人每天游泳。结冰以前是在清
华的游泳池。结冰以后改到颐和园的昆明湖。于是我也加了进去。清华离我们所
很近,只要五分钟就到了,到昆明湖却要骑十五分钟的车。这帮人一共有十来个
。除了我和我同学外,其余的人都在五十以上。而且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有我
们数学所的正研究员,有北大生物系的正教授,有某军区的师长,北农的校长等
等。他们这些人大约伙食比较好,我和我同学每天吃两个馒头就来了,他们似乎
天天吃涮羊肉,个个都红光满面的。从正门走要买门票还要绕远路,所以大家每
天都翻墙。校长,师长也照翻不误。墙上还专门打了桩,以利翻墙用。
北京的冬天湖面上都结冰,有的地方有一尺厚。每天先到的人就负责砸冰。
第一次砸的时候比较辛苦,以后就比较容易了,因为每天新结的冰都不是太厚。
一般是砸出一条一至两米宽的泳道出来。中间还留一段不砸断,否则两边的冰又
会滑到一起去。北京的阳光比较足,即使是大冬天,太阳也仍然照得暧哄哄的。
所以脱衣穿衣都很容易,但下水就不一样了。差不多都是零度的温度,真正是刺
骨钻心。刚开始的时候的感觉不是冷,而是痛。好多天以后身体才适应过来。不
过,再怎么适应,每次下水也就是五分钟。北大生物系的那位教授是女的,每天
下水二十分钟才起来。女人能抗寒的理论在这里又一次得到验证。在昆明湖坚持
了三年冬泳。每年春节左右,北京都要组织一次冬泳大会。届时,在北京各大湖
游冬泳的人聚集在一起,浩浩荡荡,颇为壮观。我参加了一届,是在玉渊潭八一
湖办的。人很多,不下三百人,很热闹。但玉渊潭的水真是臭得不得了,后来我
就不去了。
别人见我游冬泳,都说我是自己找罪受。这确实有那么一点味道。当时主要
是想锻炼意志,而且要为人之所不为。每次游完起来,周身发红,生理和心理的
感觉都是相当不错的。七年冬泳游下来,最大的收获就是不怕冷。说真的,我记
不得感冒是什么感觉了。当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冬泳的感觉是什么现在也不太
清楚了。不过有这么一段经历,每次回忆起来,感觉上还是很不错的。
◇ 跑 步 ◇
我跑步的历史差不多要从小学的时候说起。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小时候能做
的,上得了台面的体育活动就是跑步与打乒乓球(打乒乓球的故事以后有机会再
讲)。所以那时候我天天跑步。每天早上六点钟几个小夥伴就聚集起来跑步。大
多数时候聚人的时间比跑步的时间要多,好玩的心理比锻炼身体的心理要大。我
家住得离皇城很近,每天早上都是绕皇城跑一圈,加上来回的路程,大约两千米
左右。然后就向人吹嘘,我们几个天天跑皇城。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这个皇城被炸了,为了修建毛泽东思想万岁展览馆。三
国时期蜀国的皇宫,几千年的历史,就在一片轰隆声中化为尘土。这在古今中外
破坏古迹的劣绩表中大约要排到前几名了。成都的城墙也是在那段时间被全部毁
掉的。据说是修城墙的都是好土,可以用来修防空洞,于是被挖得干干净净。我
到别的城市,每每看到有城墙之类的东西,总要感慨一番。后来到长春,看见长
春的满洲国伪皇宫都保留得完好如初,而成都的蜀皇宫却落到尸骨无存的地步,
真是叫人心痛。
对不起,跑题了,咱们还是来谈跑步。
毛泽东思想万岁展览馆修起来以后,我们每天绕它跑,距离还是一样,只不
过不能吹嘘每天跑过皇城了。
这一跑就是十年,跑进了大学。进大学后的第一届校运会上拿了个万米第三
,于是进了校田径队。进田径队以后当然进步很大,成绩提高很快。一万米最好
成绩大约三十七分十秒左右(具体数字不清楚了,快二十年了。只记得当时总想
破三十七分大关,总是差几秒)。但是,不管我怎么进步,万米老三的地位总是
甩不掉。因为同年的万米第一和第二也进了田径队。我进步他们也进步。每次比
赛总要被他们甩下半圈到一圈。于是我去找教练说不干了。教练说:别,别。我
看你长跑比短跑组的人快,短跑比长跑组的人快。跳高比跳远组的人强,跳远比
跳高组的人强。我们正缺人搞全能,乾脆你来吧。于是我开始搞全能。这辈子最
得意的体育成就就是破了学校十项全能校纪录。虽然这纪录很快就被别人破掉了
,但校史留名也知足了。俗话说:好汉要提当年勇。这提起当年勇来总得有个字
据不是。
每年春节成都市都要举办万人越野赛,赛程一万一千米。我每年都参加。说
是万人,其实有五千就不错了。一百名以内都有奖。我最好成绩是第四十六。这
个数字记得很清楚,因为这些奖状我都一直保留在家里。后来读研究生到了北京
,还一直可惜不能参加越野赛了。如果仍是在春节办还好,我总可以春节时回去
探亲。但后来改到元旦,我就再也没有机会跑了。
到北京后跑步的机会少了。研究生院和科学院都没有田径场。参加了一次科
学院长跑赛,只拿到第四名。有几个职工很厉害,把我甩得看不见影子。大大打
击了我的长跑信心,从此就不跑了。
后来到了美国,学校的田径场很好,塑胶跑道。按道理我应该很有积极性才
对。但后来发现,在田径场训练的那些田径队员与我根本不是同一个数量级的,
他们差不多有中国国家队的水平。从此跑步对我不是为了比赛,而是为了锻炼身
体。我的兴趣立刻大减,并迅速转到别的活动方面去了。不过在中国人办的比赛
上我还是常去的。大华府地区的中国人很多,每年都有这种运动会。我与太太经
常去跑夫妻接力,拿拿奖牌。
两年前搬到波士顿地区,跑步兴趣又长起来。因为波士顿有世界著名的马拉
松长跑。我来的那一年正赶上百周年纪念,参赛人好几万,据说最后一个人离开
起跑线时已经是34分钟过去了。我所在的公司不到四百人,竟然有六个人跑马
拉松,可见跑步风气之盛。虽然我还没有最后下决心去跑马拉松,但跑步的积极
性早已被这帮人调动起来了。偶尔也参加他们的训练。除了跑马拉松的,我们公
司还有一帮跑“短”距离的。这帮家伙厉害得很,五分钟以内能跑完一英里的有
好多个。我大学时的最佳成绩也就是这个水平,现在就差得太远。这里还有人一
英里跑四分十六秒的,也就是说一千五在四分钟以下。这差不多是中国专业水平
了。我与他们虽然相差很多,但仍然可以一起训练。他们训练一英里破四分半钟
,我就训练一英里破五分半钟。他们训练一万米破三十五分钟,我就训练一万米
破四十二分钟。完成目标大家都有成就感。下周末我们要去参加本地区的一个万
米赛。我去不是为了拿名次(差得太远),只为自己破四十二分钟。据说有个公
式,每超一磅体重相当于每英里慢三秒。我现在体重比大学时至少多出二十磅,
照这个公式,我一万米应该比大学时慢六分钟。所以,如果我现在跑出四十二分
的成绩(很有可能),应该说比大学时还有进步。这种看似自欺欺人的想法在这
里叫做量力而行,对训练时的心理有很大的好处。否则我是没法与我们公司这帮
人一起训练的。
(寄自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