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值得背诵的主要原因是1)文章短;2)神气足;
二十世纪的文章长度不太适合背诵,要记得主要靠神气。所以多数都是没有背下全篇,但刻印下来了很多句子,这些断断续续的分明已经独立句子却保障了整个神气的完整。当你自己开始构思和写作的时候,这些神气就引导了你的思路,敲打着你的节奏。
喜爱朱自清的当然就背诵下来了,我个人觉得他美好的文字有些文弱,尽管文弱也是一种神气。
二十世纪的文章长度恰当,神气充分的一现代诗为多。背下来的就多了。正好像我对文章取舍,我觉得崔健的歌词就是很好的诗歌,我都尽量背下来,我想没有音乐,我也会背下来的。
比如我引用得最多的,再用一次:去你妈的。
后期的网络为美文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但是更多的是随意浪费汉语。网络美文的弱点是一旦脱离语境,就很费解,限制了传播。
回答你的坐坑问题,二十世纪的文章,我以为鲁迅和老毛的最值得背诵。都是以神气取胜,但也兼得短文的妙处。
以活生生的ID为例。
方舟子得鲁迅尖辛之妙却愈来愈平稳。有不少篇章成为教本,看见有人在抄写,相信也有人在背诵。
鸡飞飞有老毛的豪迈,也有几句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