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像张召忠这样满嘴包火车的高级将领还真不少: 请看金一南: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true 于 2009-06-03, 21:47:25:

第二,伊拉克这支军队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中,却从来没有产生出一个能够让对手记住名字的将领。这次伊拉克军队的崩溃从军官队伍的崩溃开始。我觉得这对我们是非常大的启示。伊拉克的军队不是说没有打过仗,它经过两伊战争、海湾战争,连年累月的不断打仗,包括它们跟库尔德人打,但这支军队打了那么多年仗没有产生出一个能够让对手记住名字的将领。这叫什么军队?一支军队没有一个让对手畏惧的将领,这支军队不值一谈,你纵有再先进的兵器也没有用。伊拉克军队就是这样,谁也记不住伊拉克军队有某个将领非常有名。一个都没有。我们说大国小国都是这样,大国如苏联军队不用说,我们以前的解放军将领不用说,以色列的达阳、沙龙、拉宾这些人物是阿拉伯世界都知道的战将。沙龙这个人物非常硬,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时候,沙龙是第3装甲师的师长,他带领装甲师第一个突进占领非洲的领土,首先渡过运河,合围埃及的第3军团,把第3军团围的严严实实。基辛格从中调解斡旋,沙龙最后同意一个条件,放开一个口子,可以让它们的后勤进来。什么样的后勤进来?淡水、血浆两种液体,其他一概不行。这些只能维持包围困内的埃及军队奄奄一息的生存。美国军队它也有一批这样的将领。而伊拉克军队打了那么多年仗,没有一个将领能够给别人留下一点印象,我看这个军队就有非常大的问题。

  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西方曾经作过一个对比,就是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的时候签署停火协议,美国军队的代表是当时中央总部司令史瓦斯克普夫,胖的跟狗熊一样,史瓦斯克普夫代表美军签署协议,伊拉克军队共和国卫队的一个司令代表伊拉克军队签署停火协议。签署停火协议在一个帐篷里面举行,西方记者全部云集,两面摄像机全部架好,帐篷中间一张桌子,帐篷留了两个口,史瓦斯克普夫从那边进来,伊军共和国卫队首领从这边进来,双方到中间简单地握了一下手,坐下来签署停火协议。就这么一个镜头,对西方记者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史瓦斯克普夫进来时,又高又胖,满身灰尘,疲惫不堪,眼睛浮肿,而且军装肮脏不堪,上面全是土,狼狈透了。然而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司令进来时军装笔挺、小胡子修剪的非常整齐,一尘不染,而且是精神望砾,容光焕发,西方记者一看,到底谁是败军之将?谁是胜军之将?从外表一看,史瓦斯克普夫肯定是败军(笑声),伊拉克军队应该是胜军了。但实际结局却恰恰相反。什么叫战争?史瓦斯克普夫指挥战争期间,三天三夜没有睡觉。伊拉克军队,3000辆坦克有2000多辆被击毁。但伊军司令官小胡子修剪的却非常整齐,容光焕发,进来签字跟没事一样的,精神非常好。这是个军队?在我们解放战争期间,有两名战绩最辉煌的将领,一名是东北战场的林彪,一名是华东战场的粟裕,两名将领打完解放战争后身体全部垮了。林彪在衡阳指挥衡宝战役的时候,被担架抬着;粟裕指挥淮海战役围歼黄伯韬兵团,因为原来估计黄伯韬兵团五天到一周内肯定吃掉,没想到黄伯韬兵团这么硬,没有吃掉,将近三周才把它吃掉。当时战局打的非常紧张,主席那边一直发电报催,这边老解决不了,影响整个战局。粟裕高度紧张,一直到最后三野的代参谋长向粟裕报告:“报告粟司令,黄伯韬被消灭了!”粟裕问了一句:“什么?再重复一遍”。“报告司令:黄伯韬被消灭了!”椅子一倒,粟裕瘫在地上晕倒了。我们讲这是战争,战争中的将领是这样的,是史瓦斯克普夫这样的:满身疲惫,肮脏不堪,窝囊透顶——胜军之将。这次伊拉克战争更加明显了,在战争后期,伊拉克西部军区司令向美军第3装甲师第1装甲旅投降,旅长是戴维上校。两个人举行受降仪式,西方记者从形体上就能看出谁是胜军之将,谁是败军之将。这次伊拉克军队失败,它的整个军官队伍崩溃了。英美联军就看它的技术动作,每到一地,不管是空降还是机载,一旦落地第一件事是挖战壕,战壕又大又深,自己躺在里面睡觉。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