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57年出台的计生政策,当时应该是号召性质的.那时大家都听党的号召,至少是城市里.所以城市里58年以后出生的三胎四胎应该是很少的,就我的小样本观察,几百户里只有个位数户有此情况.
60-62年是三年困难时期,强调计生应该不是重要任务,困难时期过了再提是合理的.
马寅初及其人口论的被批和毛泽东的人多好办事对计生有无影响?我认为有.我想那些主管计生政策的人在那种条件下没有理论依据,对毛泽东的意见也模糊了,出于怕犯错误,也会缓出新的指示,文革前期也有更让人操心的事.
到了过了文革武斗高潮的68,69年以后,大家很闲,三胎四胎好像有所增加.大力强调计生,而且是一胎的政策是70年代中期以后逐步变紧的.到了80年左右开始有人因二胎被开除公职.
总的来说我支持中国的计生政策.缺乏细则和执行过程的粗暴是政府一惯的问题(我第一次听人用骟这个字,就是因为有人骂计生执行过程的粗暴),增加了人们的反感(政策缺乏执行细则多年来没有改进,近来的食品安全法的执行问题也可做一例),但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出生率的下降确实是非靠一胎化计生政策不可.我知道的海外华人里有好几个是六十七十年代出生的第九第十胎,这可以说明按华人传统观念,无计生政策中国定会人满为患吧?
关于现在应该如何调整政策?我想今天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认识已很不同,环境变化也大,如果像有人说的有下降过快的问题,适当放宽政策也是应该考虑的(好像已经在调整中了?).但执行细则要明确而全面,不能像康定斯基的画一样让人随意解读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