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不能解决如何使用科学成果的问题,这依赖于运用科学的人的修养和社会的制约;
2,科学不能帮助提高人的主观方面的修养,只能提高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3,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从一开始便试图统一修身与治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儒家的理学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解决了这个问题,格物致知、内圣外王是其方法论和意识形态;
5,儒家并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格物未能致知,因此几百年后只能走上心学的路子;
6,后世儒家希望改变这个状态,提出经世致用,直到熊十力、牟宗三等希望能把科学之类的统一进来,最终不可能完成。
7,同时,西方科学始终也不能解决个人修身的问题,没能统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始终是外向的;
8,主观内在的部分以道义的方式出现,而宗教也因此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9,西方学界在如何道义地运用科学,如何科学地追求道义,如何道德地解决科学难题等方面,进展微不足道;
10,因此尽管宗教在西方逐渐退到与事实无关的部分,但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11,东方在儒学统治的时期,宗教则没有存在的本质需要,因为内圣外王本身就具有宗教意味;
12,中国儒学已经比较完备的理论在近现代虽然崩溃了,在内外统一方面还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这些看法是否有一定道理?主要问题在哪里?